在骨科長長的走廊里,你總會發現有個護士提著沉沉的鹽袋在穿梭著,你會發現有個護士爭分奪秒的拖著微波炎癥治療儀在病房里忙碌著。在骨科,住院患者大多存在機體功能受限,因其受限程度不同,往往伴隨有多種多樣的并發癥。而針對失去功能的患者,如何選擇行之有效的護理方案,促使其功能的盡快恢復,改善其生活質量,一直是骨科護理人員的一個重要難題。我科通過實行優質康復治療,改善了這類患者的功能,提高了其生活質量,促進其盡可能健全的重新回到社會,回到工作崗位,也為骨科的特色護理工作探索了一條重要的道路。
我科通過設立專業的康復護理人員,配合CPM持續被動關節活動度訓練儀、專業牽引治療床等,針對不同患者不同的疾病特點及不同需求,設計合理有效的功能訓練方案,通過關節活動度訓練、步行訓練、非受累肢體和全身鍛煉、局部理療等方法,達到了康復治療的目標。例如:針對下肢骨折患者,我科術后早期即開展康復鍛煉,通過肌肉等長、等張收縮鍛煉,患肢負重鍛煉等,配合健康指導及心理干預,減輕了患者術后疼痛,促進患肢消腫及改善患肢血供,大大減少了各種術后并發癥,如:壓瘡、深靜脈血栓、創傷性關節炎等的發生率,且我科長期隨訪的數據、結果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。通過正確、正規的康復指導,既提高和恢復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,也避免了因不恰當訓練導致的術后再骨折、內固定斷裂、骨折畸形愈合等不良事件的發生,而這也多次受到患者的好評。
此外,我科通過臨床研究發現,優質的康復訓練還可促進術后切口愈合。例如:我科住院病人顏XX,46歲,因右足惡性黑色素瘤行右小腿截肢術,術后出現右小腿切口反復滲液、切口持續愈合不良,經反復換藥治療無明顯好轉,我科康復師姜國瓊老師根據自身經驗,仔細觀察患者傷口等情況,結合患者局部血供不良、傷口處失神經支配等特點,設計了局部熱療、肌力訓練等功能鍛煉方案,并配合局部炎癥治療,促使患者傷口恢復,經過正規治療,患者傷口較快愈合,既減輕了患者的痛苦,促進患者恢復患肢功能,改善患者生活質量,幫助患者早期康復,縮短了患者住院時間,避免了不必要的醫療資源浪費,更為科室的優質護理活動增添了亮麗的色彩。
通過我們的不懈努力,結合我科自身的特點,由優質康復訓練著手,我們必將把骨科的特色護理工作越做越好。